明(12/3)天就要投票了,相信殺紅了眼的政黨與候選人絕對會卯足全力,作最後的近身搏擊,預料,今晚造勢活動的「涷蒜」吶喊一樣破壞安寧、更多驚人的「政治秘辛」即將爆料登場。
地方型的選舉原本是人民檢視地方政治的大好機會,也能讓民眾了解台灣各地的發展,但此次選舉媒體給我們多少資訊?新聞媒體在這段期間又報導了什麼內容呢?
昨天追著弊案猛打,今天來個候選人人格測驗與健康檢查,明天隨著非常光碟與爆料黑函不斷打轉,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全國性的衝突議題,顯然的,台北的鎂光燈似乎照不到地方事務。
這樣批評也許不盡公允,我們仍能看到每節新聞中,各新聞台都會來個「選戰特報」、「決戰23縣市」、「大選縣市報」之類的地方選情分析,但仔細一看,這類地方選情分析,大多是賽馬式的民調變化、版圖改變,或者把稍早前播過的口水新聞、全國性衝突議題再播一次。但候選人的牛肉在那裡?他們的政見到底有什麼差異?
只是候選人真的沒有牛肉嗎?還是媒體不願或沒有能力分析政見?或者,地方沒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