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4月2日 媒體新視界-傾聽多元聲音│2010第四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p主 持 人:管中祥br / 頻 道:教育電台(FM101.7全國聯播)br / 來 賓:王瓊文(2010年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策展人)br / 時 間:4月2日(五)下午六點五分至七點/p !--break-- pbr / 節目預告:br / nbsp;br / 2010第四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播放的影片多達130部,有許多適合小朋友觀賞的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及電視節目。這次專題影展的主軸是「傾聽」與「理解」,主要希望能夠藉由影片進而讓大朋友、小朋友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立場與不同的處境。br / br / 影展共有開閉幕片與年度主題、國際競賽、觀摩影片等三大類。在開幕片的部分,今年特別挑選了林育賢、黃嘉俊、溫知儀、林文龍、張淑滿五位導演所拍攝台灣八八風災紀錄短片「Bye-Bye 莫拉克」作為開幕片,記錄風災中的孩子如何面對重大創傷、如何詮釋自己所遭遇的問題、如何走出創傷。而另外一部開幕片「新子與千年魔法」開賣後也很快就銷售一空。閉幕片則是選材自風迷全球50年,翻譯超過30種語言,魅力歷久不衰的繪本電影「小淘氣尼古拉」。另外,這次也規劃了一系列的週邊體驗活動,讓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看電影一起體驗動畫創作小遊戲。

板橋社大I|3月23日|第二堂|想像中的板橋

pspan style=font-family: 新細明體; color: rgb(51, 51, 51);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color: rgb(0, 0, 0);紀錄|陳家豐/span/span/p div div div divimg border=0 src=http://1.bp.blogspot.com/_KRvL6SluUVc/S7F46r3Tr8I/AAAAAAAAAM8/ka71WmFRhzA/s320/_DSC0028.JPG alt= id=BLOGGER_PHOTO_ID_5454273573324828610 style=margin: 0px 0px 10px 10px; width: 320px; float: right; height: 213px; //div div第二週的課程,一開始蕙如先與大家聊聊如何在生活週遭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能夠有不同的想像和發展,並介紹課程後續的參觀電視台的行程,建議大家到電視台參觀時;就可以攜帶照相機,做為練習以相機做記錄的習慣,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體驗一下電視台的節目製作錄影和幕前幕後的差異。

【媒觀在社大】北投社大|3月23日|第四堂

p北投社大│3月23日│第四堂/p !--break-- pbr / br / br / a onblur=try {parent.deselectBloggerImageGracefully();} catch(e) {} href=http://3.bp.blogspot.com/_KRvL6SluUVc/S7B2aq-i8eI/AAAAAAAAAME/g7NXL52r7mE/s1600/%E7%AC%AC%E5%9B%9B%E5%A0%82+003.jpgimg id=BLOGGER_PHOTO_ID_5453989349330973154 alt= border=0 style=float: left; margin: 0pt 10px 10px 0pt; width: 267px; cursor: pointer; height: 185px src=http://3.bp.blogspot.com/_KRvL6SluUVc/S7B2aq-i8eI/AAAAAAAAAME/g7NXL52r7mE/s320/%E7%AC%AC%E5%9B%9B%E5%A0%82+003.jpg //a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quot;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spanbr / br / br / br

現場直播│3月26日 媒體新視界-優質節目介紹│專訪公共電視《爸媽冏很大》

div id=content-header h1 class=title現場直播│3月26日 媒體新視界-優質節目介紹│專訪公共電視《爸媽冏很大》/h1 /div !-- /#content-header -- div class=meta div class=terms terms-inline pspan主 持 人:蔡蕙如、許婉鈴 /span/p pspan頻 道:教育電台(FM101.7全國聯播)/span/p pspan來 賓:丁曉菁(公共電視節目部經理)、吳娟瑜(親子溝通專家、節目顧問)br / nbsp;br / 時 間:3月26日(五)下午六點五分至七點br / nbsp;br / strong節目預告/strong:/span/p pspan囧quot;、很尷尬;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以此概念為出發點,想要討論親子間的性教育問題,讓爸媽能大膽表達對子女的關心,了解孩子的性觀念及親子禁忌議題。

[媒觀在社大]北投社大∣3月16日∣第三堂

diva title=北投社大│3月9日|北投新願景│第二堂 href=https://www.mediawatch.org.tw/node/1325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北投社大│3/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月16/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日|/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我們的/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北投│/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第/spanspan style=color: windowtext; te

[媒觀在社大]板橋影像紀錄社∣3月17日∣第一堂

div板橋影像紀錄社∣3月17日∣第一堂/div div記錄∣何思瑩/div divnbsp;/div div三月十七日,是板橋影像紀錄社在中山社大的第一堂課。昆龍老師首先先請大家輪流做自我介紹,分享生活周遭的樣子,也了解大家對於「板橋影像紀錄」是抱著怎麼樣的期待。/div divnbsp;/div div原先住在板橋,最近三個月才搬到土城的劉小姐從事的是化妝品行業,因為不太清楚「板橋影像紀錄社」會做些什麼,於是決定先來試聽。劉小姐在土城的家附近是工業區和市場,比較特別的是社區每個月會有快剪span100的理髮師到社區來,提供七折的折扣為大家剪頭髮。/span/div divnbsp;/div div施大哥家住在板橋在大同公司工作,平常就有拍照的習慣,他也期待在影像紀錄社能學到動態攝影與剪接,將家附近常常舉辦的廟會活動拍下來,一定很精彩!施大哥常去公園運動,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每天都會打拳,身體相當硬朗,昆龍大哥說,或許這也可以是一個很棒的採訪對象!/div divnbsp;/div div陳小姐本身有參加社大洪淳修老師的記錄片課程,他期待板橋記錄社能夠學到對板橋在地更多的觀察,還有文史方面的研究,用影像記錄下來。

末代局長 莫忘公廣

十七日新任新聞局長江啟臣首度赴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備詢。隔日媒體的報導多聚焦在他的「小抄」與「一號表情」,對江局長的角色與作法,少有深刻討論。這也難怪。過去十年來有十一位新聞局長,上上下下,來來去去,有如走馬燈,少能留下成績,更少有令人期待的政策。但江局長可能是末代局長;筆者的建言是,快關門了,該管的請管管、能補的請補補吧。

 新聞局自一九七三年來即負責管理、輔導傳播事業;部分業務在二○○六年十一月移交國家通訊委員會(NCC);根據《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立院已三讀通過),二○ 一二年一月廣電業務將移給未來的文化部。雖然來日無多,但未來二十個月,新聞局仍是廣電主管機關。因此,新聞局在關門前應處理前幾任局長遺留下來的問題,特別是公廣問題。

 迫在眉睫的是董事會爭議。二○○七年與二○○九年,新聞局草率地提名公視第四屆董事,埋下了爭議的地雷。不僅公廣治理陷入正當性危機,新聞局也因此受到監察院的糾正。幾個月來,公視新、舊董事對簿公堂,董事會幾乎無法召開。董事內部如此不合,還可望代表公眾審議公廣營運、以符合社會公眾的期望嗎?解鈴還須繫鈴人,新聞局應先化解公視董事會僵局,督促各方(各不同立場的董事、公民團體及公眾)公開對話,解決問題,而非撒手不管。江局長也應誠心面對監察院的糾正,檢討新聞局的角色,以為未來的殷鑑。

加強媒體素養 建構孩子價值觀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媒體識讀計畫對於偏鄉的孩子而言,不僅 是懂得解讀媒體而已,更能讓政府過去投入的「降低數位落差」計畫獲得實際效用,降低「被電視養大」的機會。

嘉義縣鹿草鄉碧潭國小是一所偏鄉小學,校內學生多為隔代教養以及新移民家庭。校長邱文嵐說,一年前,得知有教育部的媒體素養教育計畫時,曾思索要不要參 加?「我們學校這麼小,做得起來嗎?」她認為,城鄉落差大,孩子放課回家就只有電視或網路相陪,不加強媒體素養恐有偏差;毅然投入後曾資源中斷,「無論有 錢沒錢,我想都應該做下去!」

邱文嵐表示,當前媒體充斥過多不良訊息,孩子因社經背景地位低,又多隔代教養,回到家幾乎天天跟著祖父母看電視,價值觀多少會受影響。為了重新建構孩子價 值觀,申請了媒體素養教育計畫,希望孩子能理解媒體產製過程、理解媒體可能帶來的傷害,藉由媒體的技術學習,拉近和社區與祖父母的關係。

在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管中祥的協助下,碧潭國小的學生學會如何辨別置入性行銷,以及媒體經常對精神病的負面歧視報導,透過拍攝校內特色「車鼓舞」、 製作廣播劇以培養紀錄與傳播技巧。

教部世新攜手 教孩子認識媒體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100學年度將媒體 識讀教育納入教科書。繼98年度教育部力推媒體素養教育,教育部與世新大學今年在眾多縣市中遴選出8個「媒體素養教育特色中心」,8所學校於19日首次會 面分享,希望藉由特色中心將媒體素養教育種子向外擴散、扎根。

教育部國教科長呂虹霖說明,97年起正式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計畫,為了替課綱調整做準備。過去已編輯教師參考手冊、訓練種子教師、辦理到校服務講座,今年希 望能深化課程與教學實務,選定了北、中、南、東4區域,請縣 市教育局推薦共8所的特色中心,每所學校將獲得20萬元補助。

獲選學校包括北縣福營國民中學及汐止市秀峰國民小學、台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彰化縣社頭鄉崙雅國民小學、台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國小 組)、嘉義縣鹿草鄉碧潭國民小學、高雄市苓雅區凱旋國民小學及花蓮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社會學習領域(國小組)。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管中祥是碧潭國小及凱旋國小的計畫主持人,管中祥表示,這8所學校未來都會接受初、進階研習,將從4月開始推動,預計培訓320 位教師。到校服務講座今年將辦理50場,未來特色中心學校都可到其縣市學校服務。

板橋社大 I|3月16日|第一堂|媒體裡的板橋映象

p紀錄|蔡蕙如br / br / 今天是板橋社大第一天開課,沒想到來了很多新朋友,讓可歆和我都有點興奮和緊張。可歆還說:「太久沒有上課了,放完一個假感覺有點生疏哩」。不過,在大家的自我介紹中,我們發現大家都充滿熱情,對於不同的議題,或是板橋的想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獨特的看法,也讓我們受益不少。br / br / 阿珠已有一些剪接的經驗,希望可以在這堂課學到相關的知識;鵬全則提到他想在文字上多所精進,更希望可以跟大家互相學習;俊毅則自稱是「住在板橋老街卻不老的在地人」,分享了他目睹板橋快速變遷的感嘆;香寧與世賢則一起來上課,對於全球暖化的問題也有很深的關懷;玫玲則希望在可以更深入認識網路媒體的特性;金蕊則是好奇這門課到底會上些什麼。br / br / 此外還有好幾位年輕人對於媒體有很多不同的想像,像是孟勳對於攝影很有興趣,尤其對人文議題感興趣;乙杉則是輔大的學生,因緣際會曾參加過媒觀舉辦的活動,進而來這門課想要看看不同的東西;雅琦雖是老板橋人,但也剛畢業踏入工作沒多久,對於「新聞領域」的相關議題,都充滿好奇。除了很多新朋友來到課堂,也有一些老朋友也歸隊了,包括鵬全、澤山、家豐與張琪,相信在未來的課程裡,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很多東西呢!br / br / 除了課程介紹之外,本次的課程屬於暖身操,先來看看所謂的主流媒體他們怎麼呈現「板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