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呼籲媒體報導颱風災害新聞時勿消費受難者新聞稿

莫拉克颱風襲擊台灣,造成南台灣重大傷亡,也引起媒體廣泛報導。然而蘋果日報今(10)日以頭版斗大照片刊出罹難者遺體,罔顧受難者及其家屬感受。

增聘公視董事審查應公開 並尊重公視獨立精神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 共同聲明 2009.07.31

增聘公視董事審查應公開 並尊重公視獨立精神 對行政院新聞局昨日(7/31)完成公共電視董事增聘與監事補選審查,媒觀與媒改社公開聲明如下:

7月31日 媒體新視界─媒體到底是公器還是公關─談跨國企業的行銷策略

p媒體新視界─媒體到底是公器還是公關─談跨國企業的行銷策略 br / 主 持 人:蔡蕙如 br / 來 賓:文魯彬(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 br /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br / 時 間:7月31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p !--break-- p節目預告: 當妳們家小孩表現良好,考試考100分的時候,身為家長的妳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鼓勵小孩呢?買玩具?打一整天的電動?還是走進跨國企業飽餐一頓?本周特別邀請到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先生,與我們聊聊跨國企業是如何運用行銷策略吸引廣大的群眾消費。/p

媒觀電子報:「板橋社大成果展」

p各位媒觀好朋友們大家好: 本期的媒觀電子報主題為板橋社區大學成果展,內容精彩可期,可以了解媒觀在社區大學的開課情形。同時也歡迎大家訂閱媒觀電子報。

邊地發聲─「No Nuke」台東縣達仁鄉反核廢料聯盟

p7月24日 邊地發聲─「No Nuke」台東縣達仁鄉反核廢料聯盟 br / 主 持 人:蔡蕙如、許婉鈴 br / 來賓:賴金風、李明勳、潘世珍 br /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br / 時 間:7月24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p !--break-- p節目預告: 當「核廢料」要放在妳家時,妳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今天特別為您邀請到「台東縣達仁鄉反核廢料聯盟」賴金風等成員,讓他/她們談談身為核廢選址場之一,在地居民的聲音與心情。 相關資料/活動資訊: http://tw.myblog.yahoo.com/hunter-motion/ http://tw.myblog.yahoo.com/jw!FNH9AHqTHBYuFPektpeN//p

呼籲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應對不當處理新聞圖片致歉新聞稿

針對日前台北縣國小校長自殺身亡之新聞,兩家平面媒體「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皆刊出死者上吊之照片,本會對此提出嚴正譴責。

本會認為刊登該張照片並非報導此則新聞之必要處理方式,照片雖已部份馬賽克處理,但畫面仍清晰可見,不僅造成閱聽人不適,更對家屬、學校教師,以及學童造成二度傷害。校長自殺身亡對學童心理影響衝擊已大,兩家媒體此種缺乏自律精神與同理心的處理方式,無異加深相關人士的傷害及後續輔導的難度。

過去公民團體一再呼籲媒體處理類似新聞時,應秉持尊重死者、傷者及現場無法拒絕拍攝者之人格尊嚴,並避免侵害事件相關當事人人權。本會呼籲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應對此不當處理向當事人家屬、學校以及社會大眾致歉。

邊地發聲─走向獨立媒體之路 「苦勞網」

p主 持 人:蔡蕙如、許婉鈴 br / 來 賓:孫窮理(苦勞網負責人) br /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br / 時 間:7月17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p !--break-- p節目預告: 打開電視新聞,那些標題聳動、煽情、八卦扒糞似的內容報導,妳受夠了嗎?是否仍在尋找一個真正合乎新聞價值的社會公器呢? /p p今天特別邀請到獨立媒體,「苦勞網」,負責人孫窮理,為我們介紹這一個有別於主流媒體的網路媒體,並與我們一同分享經營獨立媒體這條艱辛之路的甘苦談。/p

有怪獸|心得分享

文|空少(元智大學社政系學生、媒觀實習生與志工) 

台灣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看新聞,早上出門前邊吃早餐邊開著電視聽新聞,中午在餐館邊吃著中餐,邊抬頭並且目不轉睛地看著牆上電視的新聞,晚上回到家,全家聚在一起,還是在看新聞,乍看之下,台灣人似乎很關心各地發生大大小小的所有事,但是這些播報出來所謂的「新聞」,真的是正確的?是公正的?是客觀的?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那這樣台灣人如此熱切地看新聞,是否流於盲目?然而,新聞又為什麼必須是正確、公正、客觀呢? 

98年第3季優質兒少節目創新高 暑假收視選擇多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布98年度七至九月優質兒童暨青少年節目,本季共有9家電視台51個節目獲得推薦,優質兒少節目數再創新高。顯示暑假的到來,電視台也注意到兒少族群的市場,兒童、青少年有更多的收視選擇。但評審仍希望其中有更多為針對兒童所設計的節目,並注意避免節目內容傳遞不適當的刻板印象。

其中大愛電視台「地球的孩子」、「唐朝小栗子」,世界電視台「TV課輔班」、公共電視台「下課花路米」,新眼光電視台「BiBi小雪屋」,客家電視台「奧林P客」獲得5顆星推薦。「BiBi小雪屋」首次入選即獲五顆星推薦,表現亮眼。「TV課輔班」節目單元包括科學、才藝、自然、古文等,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達到多元的學習與參與感,適合小朋友收看。其他如「下課花路米」、「唐朝小栗子」及「奧林P客」則是維持一貫水準,長期受到肯定的優質節目。

此外,本次亦有數個新節目獲得四顆星以上推薦。公共電視台「誰來晚餐」透過巧妙的安排及與拍攝家庭間的互動,讓來賓和一個家庭面對面分享,並且交換彼此對人生的看法,適合大人小孩一同觀賞。大愛電視台「小主播看天下」以兒童做為主播,並播報與兒童族群自身相關之新聞,能讓兒童對於國際事務有所認識,打開眼界,親近性十足。客家電視台「13響客家青年築夢故事」,把一群客家青少年的築夢過程,透過深度訪談與演出現場的側拍,發人深省且具有鼓勵生命向上的動力。

有怪獸|心得分享

文|阿布(元智大學社政系)

由於家裡在開麵店,平時去幫忙的時候常會有客人會要求看新聞,他們覺得每天了解最新的見聞很重要。但我卻是覺得每天的新聞卻充斥著陳腔濫調。但是活在現代,電視新聞給人的影響力實在遠比其他平台的新聞還要大。雖然有些人也會要求說:「可以不要看TVB嗎?」這讓我有了新的思維。新聞本該是報導給「大家」看的才是。但現在的新聞台卻有默默的,或是說明顯的在耕耘某一部分的觀眾。最後變成各說各話,同一件新聞被解讀成兩種意思,這也算是台灣奇蹟吧?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更深深的了解媒體是隻大怪獸。

首先,台灣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問題似乎十分嚴重,從前以為那些新聞上的優質食品是真的做得很好人家才會去報導,但背後卻深植著買新聞的包袱。似乎新聞報導出來的次數,對於來客數就是呈現非常高的正相關。據我所知有一個部門叫做生活組或稱專案組,專職的報導一些消費資訊,新聞稿也是經過包裝,感覺就像是生活資訊一樣的新聞但其實有極大成分是在幫抬轎。而專案組幾乎每家報社、電視台都會有,但還有一種很易被忽略的就是自家辦的活動自家報導,譬如某被集團買下的報紙。大家都希望政府可以控管,但置入性行銷最大的買家居然是政府。而新聞台都手上拿政府的錢了,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些新聞台難道就不會稍微的避重就輕的來報導對於政府的政策疏失嗎?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