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文章轉載】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二):「我可以拍他們哭嗎」?(創傷新聞網)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許瓊文老師

「我為什麼不能拍他們(災民)哭」?這句話如果一問出來,一定會有很多倫理道德的論述,再加上近來的受害者創傷研究,記者們的確很難招架;但是,如果換一個方式問:「我可以拍他們哭嗎」?這句話所要得到的答案,是需要更深層的討論,我的答案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預料,從前兩天到衛星公會與在職專班針對日本海嘯與參與者對話,可以看出部分參與者的驚訝,沒錯,我的答案是:「可以」!但請不要看到這裡就打包走了,因為是有條件的,還要繼續看下去,為什麼?怎麼採訪?

【文章轉載】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一):從日本NHK災難期間應變談起(創傷新聞網)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許瓊文老師
NHK的報導在這次311大地震是台灣主要的外電來源之一,身為日本的公共電視,與一般商業電視台主要以競爭為營運邏輯十分不同,2010年八月日本電視台兩名記者為採訪失事直昇機,冒險深夜上山不幸罹難的案例,就可知道商業台的競爭激烈之冰山一角,但是NHK的災難報導是完全不以競爭為考量,他們針對災難前、中、後時,要如何提供民眾需要且必要資訊,不斷進行研究與實務上對話,他們的長期努力值得介紹,2010年暑假的兩個月,我花了不少時間瞭解他們的運作,可以提供給台灣防災單位、媒體參考。

【文章轉載】擺盪在進步與反動間的公視法修正案(胡元輝)

擺盪在進步與反動間的公視法修正案(胡元輝)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公共電視法修正案,終於通過行政院會審查,即將進入立法院審議程序。對於關心台灣公共廣電發展的人而言,此一修正案讓人心驚膽跳,因為它存在太多的模糊空間,十足是在進步與反動間猶疑、妥協的產物。

行政院的修法主軸之一,就是因應公共電視本屆董事會期間所發生的衝突與爭議。為了避免重現此種場景,行政院一方面修改了董、監事的選任機制,另方面增加了政府對公視的監督機制,觀諸各國公共廣電的運作,此一修法方向並非不可研議,但如何調整卻攸關公視的獨立性,毫釐之差,就可能斷送公視發展的生機。
 

【文章轉載】部落新聞眼:空間所展現的高度(林福岳)

部落新聞眼:空間所展現的高度(林福岳)

僅僅是從紐西蘭毛利電視台的建築結構和內部裝潢,就可以看出這個電視台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認知和體會,有一定的深度和創意。

做為一個原住民族專屬的媒體,在節目內容的表現和內部的結構上強調以原住民為主體,這點倒是無庸置疑。可是在工作的空間中要如何展現原住民的文化特質,這就不是掛幾幅圖畫、塗塗傳統的圖騰就夠了。畢竟一個媒體機構的工作空間,有其專業的要求和考量;而現代建築的材質和需求,也有其一定的特點和限制。
電視台不是博物館,不能就單純地將傳統文化素材和作品像展示品一般地陳列出來,就表示有原住民的文化特質,而是需要精細的思考,如何將原住民文化的元素結合在建築元素中,巧妙卻又自然地表現,這就需要一些巧思和內涵了。

控制媒體 政府又可見縫插針了

控制媒體 政府又可見縫插針了(陳炳宏)
2011年03月07日

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同意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提廣電三法修正草案,決定修正「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條款,將政黨、政府、軍方不得投資媒體的規範,放寬為政府可間接投資,但政黨仍在禁止之列。平心而論,這項修法到底是符合產業需求的良策,還是政府重新操控媒體的陰謀?目前尚難立即下斷論。但面對這項修法,反思重點應在於,若重新開放政府得以投資媒體,即便增訂罰則又如何?如果沒有完善的配套規範,徒法不足以自行且徒留想像空間啊!

公開政府投資內容

其實政府可對傳播媒體產業付出心力的事項實在很多,例如數位匯流政策、數位內容獎勵、公共電視法修法等,都亟需政府面對與解決,實在搞不懂為何開放政府投資廣電媒體是如此急迫的施政選項?難道開放政府投資媒體後就可以挽救媒體產業困境了嗎?筆者看不出其間的因果關係啊!說是為某電信企業或媒體集團解套還來得實際些!不過反正政府心意已定,當務之急就是要同步把開放後讓政府得以不當操控媒體的漏洞找出來並補起來,否則很難想像,開放後若導致台灣走政控媒體的回頭路,其後遺症將很難想像。

NCC竟接受蔡明忠弔詭的承諾

NCC竟接受蔡明忠弔詭的承諾(陳炳宏)
2011年 01月25日 蘋果日報

在年代集團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違反承諾後引發不准換照(或稱撤照)後,另一家媒體集團對NCC的承諾其實也同樣潛藏危機。去年底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向NCC許下15項承諾後,經濟部投審會在一個月內也同意,由蔡明忠兄弟以個人名義投資的大富媒體公司併購外資凱擘集團在台擁有的12家有線電視系統。雖然兩會在通過此併購案時都強調,如果大富未能履行附帶款的承諾,NCC與投審會都會依相關法規祭出罰責或甚至撤照。在此姑且先不論這些承諾的法律效力,會不會再引發類似年代電視台換照承諾的爭議風波,但問題是,蔡明忠的承諾與違法條文同時共存,而前述兩單位卻都視而不見!

No rest till media reform complete

By Chen Ping-hung 陳炳宏
Wed, Jan 12, 2011,Page 8 

On Jan. 3, Premier Wu Den-yih (吳敦義), on the instruction of President Ma Ying-jeou (馬英九), announc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all not buy news, and advertorials embedded in programming should be properly labeled.”

Then, as a formal response to a statement by a group of academics protesting against embedded government advertorials in the media,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issued a document listing issues that government agenc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plann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ir policies.

媒體改革 新年新願景

媒體改革 新年新願景(陳炳宏)
2011年 01月04日 蘋果日報

歲末年終,在馬總統指示下,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宣示「政府不買新聞、節目置入應標示」政策,由新聞局提出「政府機關政策文宣規劃執行注意事項」,正式回應學界反對政府置入媒體的聲明。如果執政者真能正視各界對媒體改革的訴求而落實此一政策,那應該值得在台灣媒體改革史上記上一筆。不過套用國父說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其實這只是台灣媒體改革的一小步,更何況是否確實執行還有待觀察,因此媒體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從台灣解除戒嚴令後起算,歷來媒體改革的重要主張有澄社在民國七○年代末期所推動的黨政軍三退運動,這項改革在民國八○年代末期,由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接手,到2003年底當立院通過三退條文後暫告一段落。

而另一項與三退運動算是同時期的媒體改革運動,即是公共電視催生運動,雖然它始於解嚴前的七○年代,應算是早於三退,但是由民間積極推動卻是在八○年代,而這項運動目標的達成亦早於三退,在1997年完成立法,隔年設立公共電視台。

[活動轉貼]期末座談:「怪獸來了!政府伸出的魔爪!─談政府對媒體的置入」

大家好!這次我們精彩的期末座談來囉!
你知道政府拿著百姓納稅的錢,在報紙上買版替自己化妝嗎?

「反收買、要新聞:傳播學界反對政府置入與業配新聞」聲明(2010.12.26)

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日前主動離職,以抗議日益嚴重的政府媒體置入行銷與媒體業配新聞。我們在此對黃哲斌先生的道德勇氣表示支持和敬佩,也呼籲社會各界對相關現象謀求變革之道,挽救深陷正當性和生存危機的台灣新聞專業。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