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貞玲(台灣大學新聞所助理教授)、劉昌德(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原國民黨營媒體中廣在一年內二度易主,先是中時集團的榮麗投資公司,後是近期甫宣稱辭去飛碟電台董事長的趙少康。中廣與國民黨關係藕斷絲連,又與其他媒體老闆糾結不清,導致我國媒體市場進一步朝向壟斷,豈是閱聽人之福?我們呼籲主管機關NCC 此時應充分發揮管制職權,維持廣電所有權以及內容表現的多元性,確保媒體的民主機能。
據媒體報導,國民黨去年將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所有的中視、中影、中廣等「三中」媒體賣給中時集團負責人投資的榮麗公司,當時即承諾,榮麗若無法經營就幫忙找買主。經過一年後,國民黨黨營事業證實中廣新買主為趙少康,成交價據聞超過6 億元。但是追究進一步細節,相關人士卻說是商業機密。整個過程可謂是台灣媒體民主化的不良示範。
國民黨擁有中廣,是戒嚴時期黨國不分的產物,這個問題直到2003年底廣電法修正,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經營,才得到強制性法源。國民黨在兩年後法定期限將屆才緊急脫手,與中時的交易曖昧不明,若從最近的發展來看,當時的交易根本是虛晃一招。若中時根本沒買中廣,顯然掛羊頭賣狗肉,是國民黨違反廣電法規定;若中時買下卻在一年內轉手,則證明其無心經營,是否是以買空賣空方式,將廣電此一公共資源任意交易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