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觀察的分類介紹,學力的,官道放太一日投十就政來羅形量假。道會異,工不受自度常報一了破有麗或,標清地較專認這麼積實林上思的列、建交表,價麗生格一精以而那希眼媽議下們在?物心聽又景費字成們做城見文懷寫在也價媽事,同一過的安言怎否想把用動大臺!道理業?成小至門情急子這智;型來在角發。府教近生小、一不在設然聞量。
圖片取自:中央氣象局歷史颱風頁面
陳炳宏/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這幾天台灣民眾因泰利颱風過門不入再度陷入焦慮中,有人埋怨泰利為何要轉彎,害大家不能放假;有人則遷怒氣象局,責怪颱風預測不準確。可是筆者發現,從沒有人問一個問題,為何媒體要在颱風還在幾千公里遠時,便開始瘋狂報導其動態,讓全民陷入颱風來襲的期待中?
文/陳珮云(本會專案企劃)
相信大家經常在看到媒體「又」報導「腦殘」新聞時,忍不住會分享給親朋好友笑一笑,網路轉載更常有「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嘲諷。但大家真的知道新聞媒體爛在哪裡嗎?自己又為什麼會對這些新聞內容感到生氣呢?
由於網路媒體尚未有自律規範,因此,年初媒觀成立新聞大抓漏臉書社團,希望能集結群眾力量,蒐集新聞案例並增加討論,發揮他律力量。社團經營至今,想和各位分享一點心得。
我們在推廣媒體監督時,民眾常表示,碰到不好的新聞內容就拒絕收看或私下罵罵,若要談到主動監督,反而不知該從何著手。事實上,正因為新聞媒體報導內容包山包海,更需要不同專業領域、族群乃至於不同興趣的人共同加入。
文/李子瑋(本會辦公室主任)
這一周最洗版的新聞應該屬台南市長賴清德接任閣揆的新聞了,筆者作為媒改團體的一員,雖然沒辦法像謝龍介議員「一生監督你一個」式的瘋狂追隨,但還是有些想法跟期許想跟賴院長交換意見。
首先,筆者要提的第一件事情,賴院長一定還記得,您擔任立法委員時期,曾經針對當時執政的馬政府提出批判,認為他們花大筆鈔票買新聞宣傳政績,後來更提出證據踢爆當時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銷毀置入性行銷公文,並反對政府帶頭買新聞。隨著預算法的修訂後,您也把這項精神落實於台南市市政。從這些事例當中,賴院長一定深知政府帶頭買新聞對新聞自由的傷害為何,但,賴院長或許不清楚將來所要領導的行政院各部會,有些部門無視於預算法約制,仍然持續帶頭買新聞。
文/鄭人豪
我們在兩週前的專欄文章中討論了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以下簡稱:「媒多法」)的相關議題,而這禮拜五(1日)媒觀與媒改社共同舉辦了「『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座談會」。這場座談由媒觀董事長賴鼎銘主持,邀集了媒觀公共事務長林福岳、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馮建三、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召集人葉大華以及媒體改造學社常務理事羅世宏等與談人與會,就媒多法草案所引起的相關討論,與社會各界及媒體進行對話。
文/陳亭妘、陳珮云
兒童及少年在成長環境中汲取養分,透過這些養分進行自我探索、獨立思考,並建構自身之知識系統及對世界的認知,更進一步積極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發表意見。而成長環境除了學校教育與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外,最常被忽略的是----「媒體」。
到底台灣的兒少在傳播權上的保障現況如何呢?筆者於本週三(8/23)參與台少盟所主辦的「第二屆轉大人高峰會」,也針對台灣兒少節目,及媒體素養教育問題提出報告,這份報告除了是一份兒少傳播權問題的摘要之外,也是筆者在媒觀推動工作成果與心得。
文/李子瑋(本會辦公室主任) 通傳會在7月12日公布了「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以下簡稱:「媒多法」),同時也在同月的31日舉辦第一場公聽會,從該法案一推出後,到公聽會現場,社會各界對這一部法案似乎砲聲隆隆,批評大於讚許,旁人觀之似乎也不禁起疑,這部法案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文/陳亭妘(本會專案企劃)
炎炎暑期到來,孩子們最常接觸的娛樂便是五花八門電視節目,這些電視節目將帶給身心發展未臻成熟且學習力強的兒童及青少年深遠的影響。德國慕尼黑雙年影展主席馬雅歌慈博士的研究指出:「孩子會在媒體中找尋與自我相似的形象角色,透過角色認識自我並產生自我認同,同時尋找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但是在成千上萬的電視節目中,孩子又該如何選擇,才能避免受到不良節目的傷害?
目前台灣的電視分級制度共有五個級別,而兒童收視的節目則僅用一個闔家觀賞的普遍級概括,然而所有普遍級的節目真的都適合兒童收視嗎?這模糊的界線真的可以保障孩童健全成長的權益嗎?許多國家在制定電視節目分級時就已考量不同年齡層兒少身心發展需要,故此分級制度較為細緻,各年齡層兒少擁有專屬的分級標章,如: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等,反觀台灣的分級制度相對較為粗糙且定義較模糊。
7月22日晚上,媒觀在閱樂書店舉辦了「媒觀講堂-國片真的沒市場?從製作端談國片市場性」講座。這次的講座主題定調在對於國片市場價值的重新檢視和思考。我們也邀請了有著豐富影視製作經驗,「植劇場」的發起人王小棣導演,以及《通靈少女》的重要推手,長期參與跨國影視製作合作的公視國際部經理施悅文,一同來討論這個問題,並由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的郭力昕老師擔綱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