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950414媒體觀察站線上收聽

[size=small][b]本週主題:醫療新聞與媒體真實[/b]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b]內容報報:[/b]

在報章雜誌或電視新聞報導當中,我們常常會看見媒體闖進醫院拍攝的畫面,或是醫生公開地在攝影機前面談論病人的病情狀況,然而對此或許已經習以為常的觀眾是否曾經感到有點不對勁呢?[/size][size=small]在本週的節目當中,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先生與主持人共同討論如何在媒體亟欲探知病患隱私的情況下,嚴守醫療人員的分際,維護病患的人權與尊嚴。而醫院及醫療新聞在媒體報導中又呈現出幾分真實、幾分虛構?

黃達夫院長先前曾針對媒體記者的醫療相關知識素養為文,期望記者能在採訪與報導新聞之前多作功課,這樣除了能夠避免報導失真以外,也能減少記者由於不瞭解醫療專業而對某些錯誤知識有文必錄的情形。

想要瞭解媒體與醫療這兩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嗎?

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embed src=http://220.135.90.50/phpbb2/audio/20060414mediawatch.wma width=235 height=50 autostart=false

950331媒體觀察站線上收聽

[size=small][b]本週主題:台灣優質兒少節目在哪裡???[/b]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b]內容報報:[/b]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最新一季的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結果於四月四日兒童節出爐,本季共有35個節目獲得推薦,其中公共電視「別小看我」、「蝙蝠Amigo」、「少年哈週刊」、「古典魔力客」獲得最高星等五顆星推薦。大愛電視台「大愛小主播」、三立電視台「住左邊住右邊」、人間衛視「小沙彌歡喜看人間」等獲得四顆半星推薦。東森幼幼台「童話故事箱」、GOODTV好消息電視台「彩虹星球」等獲得四顆星推薦。評審認為這些節目製作用心,並且能以創新、生動的方式呈現,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size][size=small]但是就整體而言,評審多認為目前國內針對兒童、青少年規劃的節目,仍舊缺乏兒童與青少年觀點,較多呈現由上而下的啟發式教導觀念,評審期盼節目製作能有更多兒童與青少年參與,兒少應該是主動的探索者,而非總是被動等待開導的個體。因此,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邀請您一同檢視這些榜上有名的台灣優質節目的現況。

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950331媒體觀察站線上收聽

[size=small][b]本週主題:台灣優質兒少節目在哪裡???[/b]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b]內容報報:[/b]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最新一季的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結果於四月四日兒童節出爐,本季共有35個節目獲得推薦,其中公共電視「別小看我」、「蝙蝠Amigo」、「少年哈週刊」、「古典魔力客」獲得最高星等五顆星推薦。大愛電視台「大愛小主播」、三立電視台「住左邊住右邊」、人間衛視「小沙彌歡喜看人間」等獲得四顆半星推薦。東森幼幼台「童話故事箱」、GOODTV好消息電視台「彩虹星球」等獲得四顆星推薦。評審認為這些節目製作用心,並且能以創新、生動的方式呈現,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size][size=small]但是就整體而言,評審多認為目前國內針對兒童、青少年規劃的節目,仍舊缺乏兒童與青少年觀點,較多呈現由上而下的啟發式教導觀念,評審期盼節目製作能有更多兒童與青少年參與,兒少應該是主動的探索者,而非總是被動等待開導的個體。因此,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邀請您一同檢視這些榜上有名的台灣優質節目的現況。

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台灣電視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402觀眾投訴若「台灣電視台」晚間新聞報導高雄市同志轟趴新聞,疑有違反人權。台灣電視台回函如下,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510re-ttv.jpg][b][u]函件一[/u][/b][/url]

[/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0505觀眾投訴「禾嘉康電視台」於晚間時段播送「雄霸勁哥壯陽廣告」,似有違法。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收到投訴後,回函如下,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522re-ncc.jpg][b][u]函件一[/u][/b][/url]

[/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史上頭一遭∼∼社方退席拒開協商會

今日(5月26日)召開第二季勞資協商會,才剛坐定,總經理黃肇松竟因不滿工會代表不將常務理事陳文賢請出會場,憤而離席抗議,留下一群錯愕的工會理監事,瞠目結舌報社在資遣過程中所表現出對勞方的藐視與傲慢。這也是史上頭一遭,大權在握的資方竟還要演出退席抗議的戲碼!

總經理退席抗議

 工會原訂仍找常務理事陳文賢出席勞資協商會,因為我們認為資遣違法,陳文賢的常務理事身份仍然存在。下午三時,陳如同以往,辦理「會客」進入了報社,跨入會議室時亦無人攔阻,只見對面一排資方代表臉色鐵青,總經理黃肇松率先開口說:「麻煩在開會通知上不是出、列席的人離開會場。」常務理事史忠勇隨即回之以:「五月份理事會已決定陳文賢還具常務理事資格,而且勞資調解會也要求報社回復與陳文賢僱傭關係。」黃總經理回答:「我這個人還算是滿客氣的,陳文賢先生在三月底與我們碰了面,就相關的事項也做了詳細說明,但是事情必須要依法行政,陳文賢先生現在不是中國時報的同仁,必須要以會客的方式進到報社來。所以今天的會議這樣沒辦法進行,我們擇期再開。」隨即閃電式的走人,完全不給回應說明的機會,留下一群錯愕的工會理監事,揶揄「報社又在勞資關係史上創下新的一頁了」!

這樣的傲慢態度已經不是新鮮事,從五月一日正式資遣陳文賢起,報社打壓工會,藐視官方的行為可是一天也沒停過。

新聞成連續劇 社團要媒體自重

【記者陳朝政台北報導】「東森新聞報導,因為李泰安去上節目,所以他們家的遊客變少了。報導最後下了一個結論:『這個鐵路怪客的奇特現象,不知道要還要延續多久』。」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好笑地說:「這個結論很有趣」,若不是媒體奇特化的報導,怎麼會出現這麼多觀光客?最近一個月的電視新聞,只見兩件事,一是台開股票內線交易,另外就是從3月份開始的「南迴火車出軌」案。「甚至連『李雙全回家了』這種標題都出現在媒體上。」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孫一信不可置信地表示,媒體記者已經沒東西可問,卻仍守在那裡,「我們5月22日去教育部抗議資優班聯合考試,媒體卻只報導了一個中午」。

孫一信指出,「鐵路怪客」的報導已嚴重破壞台灣的「社會信任」,「有信任才有和諧,有信任,在司法之前才能一視同仁」,然而一連串不知是檢警調所釋放出來的消息,或是記者自己捏造,讓民眾對於所謂「偵查不公開」感到懷疑,而社會也逐漸分裂成兩種極端聲音,「一種是把李泰安當成英雄,一種是要他趕快自首」。

[立報]媒觀:記者團結 媒改才有力量

【記者陳朝政台北報導】昨天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記者會,一方面譴責商業電視台,也希望媒體記者能夠透過自主團結的力量,反抗惡性競爭對新聞專業的壓迫與傷害。

「我寫過一篇文章,說媒體自律公約只是『媒體自我背叛的承諾』。」媒觀董事長管中祥說,要媒體自律不容易,需要外部力量,包括政府管制或是社會團體的壓力。雖然能某種程度影響媒體,但終究無法「改革」這個沉痾已久的媒體生態。

「當媒體走向八卦化,會導致民眾對公共事務的不了解,長期下來甚至會變得冷漠。」管中祥擔心,長遠來看,將造成媒體與民眾都無法監督政府與對社會信任的危機。但在這種環境中,受創的不只是社會大眾,管中祥表示,在這段期間也有不少媒體記者向媒觀投訴,表達「新聞專業」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呼籲記者,既然新聞專業得來不易,可以考慮集體『怠工』,拒絕這樣的新聞報導」。

[立報]美容不實廣告多 婦團發起行動宣言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3個月瘦20公斤」、「我發誓,喝了馬上瘦」……白天的電視購物頻道上,一個個女人爭先恐後的宣稱瘦身、豐胸後亮麗的成果。類似的瘦身美容廣告從電視、報紙、雜誌、網路延伸至電子郵件、手機簡訊,廣告內容幾乎全都有問題,主管單位消極以對。今年528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為「建構瘦身美容安全環境」,三重婦展協會會長歐怡伶壓了壓吃了一個月瘦身食品後嚴重水腫的小腿,不滿的說,像她這樣在擺路邊攤的媽媽們最常接觸的就是電視廣告,政府不嚴格把關,等於是將她們的荷包與健康任由不肖商人宰割。

暴利之下無法無天

記者要站起來反抗

原本是一則公共安全事件,在媒體的炒作下,「南迴鐵路火車出軌」新聞早已成了荒謬鬧劇,被檢調及媒體鎖定李泰安父子,不但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媒體也已近乎「寫真集」式的貼身採訪,將李氏父子的生活作息一點一滴,宛如「楚門秀」暴露在全國觀眾的面前。
李泰安超乎常人的性格也自然而然,或主動、或被動地成了整部戲的要角。不過,就如同媒體所導的,即使轉為被告,他也會「配合演出」。但李泰安到配合誰的演出呢?其實,他說的很清楚,不只是配合檢方演出一下,還會「配合電視媒體的編劇」。

在媒體、檢警和李泰安共同建構的台版「楚門秀」中,除了李泰安成了商業媒體競爭下的消費祭品,公安事件的虛化是此次「南迴鐵路火車出軌」事件另一個社會重傷。媒體不只一次在類似的新聞事件中,將報導焦點集中在瑣碎化、個人化、情感化的呈現,透過「看圖說故事」、「作文比賽」的報導方式臆測引導觀眾對事件的了解方向,進而忽略更深層的公共安全及結構性問題。令人擔憂的是,長久下來,不但媒體無能處理公共議題,民眾對公共議題的理解與關心也可能日漸朝向瑣碎與八卦,若是如此,不僅曝露了社會對公共事務的無能,同時當大眾對公共事務不再關心時,也可能是促成極權主義再起的開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